坐拥优势资源
孟村回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北倚京津、东临渤海,总面积387平方公里,人口19.6万,是国家第一批对外开放县。自治县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有快捷的通讯网络,完备的教育、就业培训和卫生服务体系,鲜明的特色产业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县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2002年以来,全县经济总量增长28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9%,在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位中五年跃升了58个位次,成为河北省发展最快的县份之一。
孟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历届县委、政府带领全县人民锲而不舍,戮力同心,精心培育和打造了一个好的产业—弯头管件业。孟村弯头管件产业起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历经三十年励志发展,从个体规模到群体规模,从产品质量到产业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县126个村中有74个村从事该产业,现有管件企业1400余家,从业人员约5万人,年吞吐钢材600余万吨,产值150亿元。可为国内外客商配套生产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等各种材质,美标、日标、国标等不同标准,高中低压档次齐全的弯头、法兰、三通、异径管、大弯、管帽、阀门、盲板及承插管件等二十大类、十余种材质、上百个品种、上千个规格型号的管件产品,产品最大直径4米,最小2.5厘米。
全县有120余家企业通过国家压力管道元件产品认证,100余家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65家企业取得自营进出口权,18家企业成为国家电网、中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总公司等国家大型集团公司定点协作企业或产品一级网络供应商,拥有24个省级名牌和著名商标。产业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中城市布局营销机构1200多个,中低压管件产品市场覆盖率达到80%,并出口到中东、欧美30余个国家和地区。产业上缴税金占财政收入的70%以上,来自管件业的现金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产业在国内同行业中的地位日益巩固提高。2006年,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中国弯头管件之都”,实现了由乡到都的跨越。2008年,孟村弯头管件被中国社科院等权威部门联合评定为“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弯头管件产业集群入选“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自治县被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管道管件产业集群示范区”。
强化产品优势
2006年,自治县被冠名“中国弯头管件之都”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五金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全县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努力破解制约瓶颈,着力提升以管道装备产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特别是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县上下不等不靠,在危机之中寻找发展机遇,在困难面前坚定发展信心,用足经济危机产生的“倒逼”效应,抢抓国家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机遇,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项目建设,培育龙头企业等措施,强力推进特色经济向高压、高端、高附加值方向迈进,向石油、化工、核电、造船、市政五大领域拓展,努力打造“国家级管道装备之都”,逐步推动“中国弯头管件之都”嬗变。
一是明确定位,引领产业科学发展。把当前危机作为特色产业调结构、上水平的有利时机,聘请北京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专家完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预计2—3年内,管件产业年吞吐钢材可突破1000万吨,产值将达到350亿元,逐步将孟村打造成为用地集约、管理集成、产业集聚的国家级管道装备之都。
二是优化布局,推进集群规模扩张。以河北省大力实施“大园区、大基地”规划为契机,充分利用“省级重点产业聚集区”带来的各项支持政策,瞄准“国内唯一、行业最大、实力最强”的定位,大力推进以希望新区为核心的管件专业工业园开发建设,打开自治县融入河北渤海新区,对接天津滨海新区,辐射海内外的战略通道,打造县域经济第一增长极,力争2010年园区实现产值125亿元。目前,希望新区共引进投资超千万元企业89家,其中投资超亿元企业13家,累计完成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2008年,园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利税近7亿元。园区投资强度不断强化,经济总量不断扩充,初步建成了“产业转移的承载区,创新发展的引领区和用地集约的先导区”。
三是打造龙头,着力培树产业标兵。按照统一订单、统一定价、统一质量、统一资质、资源共享的要求,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整合生产要素,引导鼓励中小企业参与集团分工协作,抱团过冬,共御危机。力争用2—3年时间,新组建8—10个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的大型企业集团,新培育鑫源管件等10个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并充分发挥产业旗舰的领航作用,全面提升管道装备业整体实力。
四是上大项目,积蓄产业发展后劲。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之举和重中之重,坚持存量调强、增量调优,把上大项目、上高端项目,作为积蓄发展后劲的重要载体。重点抓好总投资30亿元的京通冷轧带钢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1600个,实现年产值70亿元,利税2亿元;加速建成总投资5.6亿元的集产品交易、物流仓储、技术研发、商务会展为一体的钢铁集散中心—中国管件五金城,以凝聚人流,汇聚物流,促进特色产业参与大循环,开拓大市场。同时,全面推进圣天集团核电管件、美德合金钢管、海浩高压法兰和汇科无缝钢管二期等重点工程加快续建步伐,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五是注重科技,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坚持把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加速产业优化升级的动力引擎。出台《关于加强科技工作鼓励自主创新的意见》等一系列专件,每年安排至少1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经费。同时,建成国家级弯头管件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管道装备检验检测中心,开通了中国管件信息网,与中科院等38家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专家咨询数据库,与天津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等1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组建开发实体,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创新平台,引进开发高频电源异径管加热等共性关键技术18项,推广到80余家企业,节约成本1.4亿元。
六是开拓市场,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外贸出口增速放缓,一季度,全县外贸出口额完成1794.85万美元,同比仅增长1.29%。为此,全县积极推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标准化、自动化、规范化生产,开展压力管道元件产品和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积极争取中国石化、美国API、欧盟CE等入网认证,加快进军核电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进入“三油五电”等国字号企业集团产品供应网络,打入欧美等国外高端市场,目前已有圣天等10余家企业,完成了核电入网专业培训。